把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专题深思) 焦点报道
(资料图)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在高校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推动形成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局面,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努力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引导广大教师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引导广大教师厚植家国情怀,关注时代、关注社会,从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养分、丰富思想。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课程教师团队着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努力练就从专业课的角度讲政治的本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西方理论所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及其局限性,深刻理解中国金融制度和学术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增强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打造高水平课程。加强高水平课程建设,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有利于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要致力于打造“金课”,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教材是教育教学的关键要素、立德树人的基本载体。要打造更多培根铸魂、启智增慧、适应时代要求的精品教材,牢牢掌握课程建设话语权。立足学科特点,把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贯穿于专业教育,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深入浅出的知识传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课程坚持中国视角,引导学生从我国国家利益和全人类共同利益的角度,对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国际化、全球金融治理等国际金融领域重要问题进行深入学习研究,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培养优良品质和创新精神的主渠道主阵地。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努力给学生以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拓宽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道理讲明白、讲清楚。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课堂教学注重加强国情教育,强调国际金融基本原理在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的具体运用,既让学生系统掌握国际金融基础理论与业务、国际金融市场微观管理以及全球经济与金融政策协调中的宏观管理,又让学生深刻认识国际金融活动的本质和功能,更好把握我国金融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栏目主编:顾万全 张武
文字编辑:房颖
本文作者:人民日报